人才学院学员在“科技寻访 艺术赏析”中度过青年节

发布时间:2013-05-06投稿:李银 部门:校团委 浏览次数:

 

    结束了三十三天关于“中国道路,上海变迁”的主题寻访,人才学院学员们用“六节微型历史课”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青年节。而在五月四日青年节这天,他们则一起出行,以集体出访的形式共度节日,也在行走中感悟中国的发展变迁。

 

 在航海史中感悟祖国之强大

   早上7:30分,学员们蓄势待发,乘车前往坐落于上海浦东临港新城的中国航海博物馆。进入博物馆后,学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首先进入了航海历史馆,该馆以时间为主轴线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展区。同时,以技术副线为隐线,将浮力渡水、独木舟、木板船、帆、桨、橹、舵、指南针等造船和航海技术随时间主线并行展开。学员们由此系统地了解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历程。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镇馆之宝——《大明混一图》,为明朝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图中已较为准确地绘出了中国周边国家的地理位置,甚至已绘出了非洲,对于十四世纪的中国有这样的成就,学员们都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另外,馆内展出了一枚核舟,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核舟顺核桃之势,精雕细刻,舟上人的形态都历历在目,来自社区学院的12级本科生柴华在观赏时情不自禁地背起了《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走出航海历史馆之后,学员们进入了航海体验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员们纷纷亲身尝试系水手节。在系完水手结后,外语学院12级本科生孙泽来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从刚才的历史航海馆,到现在的水手结,不论从宏观上,还是从水手结这样一个细节上,我觉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太有才了,中国古代的科学知识都值得我们去好好继承。”

   最后,学员们参观了大厅中国有三层楼高的“福船”,讲解员介绍说这样体型的船在郑和船队中是算最小的船。郑和的船队,由二百余艘功能不同的船组成,有将士二万余名,规模宏大,人员众多,组织严密。此刻,学员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明朝时那支庞大的船队,从海天交界线出徐徐驶来。通信学院12级本科生郑洁宛感叹道“我们的祖先的科技曾如此优秀,我们青年人应当奋起,让祖国常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下午,学员们乘车前往了南汇嘴观海公园,公园内扼扬子江,外眺太平洋,雄踞东海之滨,是上海陆域的最东南处。钱伟长学院11级本科生吴柯儒说“当我望向无际的海面的时候,不禁感叹祖国的河山,而我们青年人也要有海一般的胸怀。

 在交响乐中净化心灵

   夜幕降临,学员们站在了东方艺术中心的门口。东方艺术中心,这座由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的音乐厅,宛如一朵白色的莲花,盛开在葱茏的绿树之间,引人遐思。

    19:30分,由著名波兰指挥家雅切克·卡斯普契克指挥的《合唱幻想曲》开始演奏,当第一个钢琴琴符飘出的刹那,周围的空气都变得寂静了,人们都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一丝声响。乐曲的第一部分由非常动人的钢琴独奏为引子引出第一主题,给人以贝多芬式的悲怆感和巨大的力量震撼。接着是法国号、双簧管、单簧管、巴松、长笛、小提琴及整个乐队与钢琴对白式的轮奏和奏,每一种乐器的音色都优美动人,荡漾出作者欢乐热情的曲思,直令听众欲随旋律节奏引吭高歌。最后乐曲又回到了严肃深沉,特别是频频响起的定音鼓,使人紧张得喘不过气来,有一种勇往直前的感召力在心头鸣响。整个乐曲演奏后由钢琴、乐队和石破天惊的定音鼓敲定结束。结束后,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指挥和钢琴师三次返场。

   第二场是贝多芬的《D小调第九交响曲》,当“欢乐颂”熟悉的旋律出现的时候,许多学员,都不由自主地打起了拍子。美术学院10级本科生卢紫荷感叹道“音乐是有感染力的,《第九号交响曲》中的‘欢乐颂’可以让所有人手舞足蹈,感受到漫天撒下糖果的幸福感。这种音乐的神奇和魅力确实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得到。”理学院12级硕士研究生彭振桓说“‘欢乐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虽然听过了很多遍,但是最后一个乐章众人齐声高歌的时候,还是激动地眼泪哗啦就留下来了,这就是音乐的感染力——‘语言的尽头就是音乐’,一点没错。”

   结束了一天的行程,学员们都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五四意义”。社区学院12级本科生徐子婧说“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知到,我是一个青年,而且,我非常认真的度过了这个青年节。青年时代的我们,是海绵,不要想别人说什么,谁知道到底需不需要什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吸收,只有不断的吸收,才有筛选与辨别的条件,才有思考与创新的前提。”带着这份对青春的致敬,学员将继续一路前行。

(校团委、人才学院 茹珂阳供稿)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