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雅安发生了里氏7.0级地震,全国人民的心因为一场突然而至的大地震再次被揪在了一起。面对这场地震,各方都为灾后的重建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悲伤之余,我们应该为灾区做些什么?通过地震,我们又应该得到怎样的启发和思考?
人才学院七期学员在乐乎新楼报告厅举行了“传播爱心,启迪思考——由雅安震后谈被文化”学员论坛。学员们围绕该话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解读何为真正的善良、剖析如何真正做好慈善。社会科学学院吴德勤、彭立新、周丽昀、张亚月四位专业教师,与学员们进行了互动讨论。
祝福雅安,我们同在
活动伊始,翔英学院11级本科生程清通过震区的新闻报道和图片展示带领学员们再次走进雅安。一张张新闻照片所流露出的温暖与感动感染了在场学员,使大家开始认真的思考“我们能为雅安做些什么”。面对视频中的场景,学员们的心一次次的被震撼。之后,大家依次录制了“雅安,我想对你说”的祈福视频。顷刻间,温暖与力量充满了整个会场。“今天的眼泪会让明天的你们更加坚强”、“灾难是偶然,向前是必然”、“雅安,不哭;雅安,加油”,一句句朴实的话语表达了人院学员对灾区人民最真挚的祝愿。
随后,学员们对雅安地震发生后出现的备受大众关注的事件展开了讨论。机自学院11级本科生赵青松认为媒体对于近日网络爆红的地震报道女记者——“最美新娘”的过分关注,不免有炒作之嫌,“灾难不应该是造星的舞台,我们应该更多地倾听真正来自灾区群众的声音”。外语学院12级硕士生刘岚认为“在灾难面前,我们应该保持理性,不传播关于灾区的谣言。保持良好的舆论环境,是对灾区人民最大的帮助之一。”社区学院12级本科生司昊林认为我们应该更多给予灾区人民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慰藉和支持。
学员们纷纷表示灾难往往会暴露出许多社会问题。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受难同胞,用适当的方法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捐与“被”捐,何去何从
每次灾难之后,最快行动起来的社会互助方式便是捐款。七期学员们将普通人的捐款心理通过剧目的形式,进行了夸张的呈现。剧目中的“企业老总”通过扣去员工工资的方式筹集捐款,并将“捐与不捐”作为对员工绩效考核的标准,一些员工不得已而将超出自己实际承受能力的钱数进行了“募捐”。这一事件引发了学员对“被捐文化”的深入思考与讨论。
钱伟长学院11级本科生吴柯儒认为“捐,应该受到赞扬;不捐,也不应该受到谴责。”社区学院12级本科生柴华认为“捐款是一种道德境界的体现。如果社会可以建立健全捐款体系,我相信还是会有很多人愿意捐款的。捐与被捐并不是本质,现在社会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从捐款到善款的到达,有一段我们看不见的路。”社区学院12级本科生高雅认为,“把捐款变成一种强制性的措施,是对爱心的扭曲。” 经济学院11级本科生黄鹭苇认为,“公民有自己的财产权,所以被捐现象是不合理的。面对灾难,政府更多的是应该依靠国家财政来解决问题。”图书情报档案系11级本科生刘迪谈到“其实每每到非常时刻,捐款或被捐款都或多或少成为相当一部分人心中隐隐的痛,这痛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善良,而是对当前中国社会慈善制度和国人慈善心理的疑惑、无奈和期盼”,更是一语道出了众多学员的心声。如何捐款,捐款去向何方,如何让善款的管理更加行之有效等一系列问题都引发了学员们的热议。
在学员的讨论结束后,社科学院的几位老师分别进行了点评。老师们首先肯定了部分学员的观点,对学员们在讨论过程中表现出的深刻思考和批判意识给予了高度评价。张亚月老师、彭立群老师十分赞同学员们关于“善不是被逼出来的”的观点。张亚月老师指出,“善良是人类道德发展至今衍生出来的要素,是个体自由意志的选择。在良好的社会中,善良是纯粹的,是出于善、止于善的。被捐款所表现出的社会价值是相对自愿选择捐款较低的。最好的慈善模式就是捐款的人真的有爱心,而社会又能够给这些捐款的人、做出慈善爱心的人以恰当的、适合的回报,那么就会在捐助慈善行为和社会的反应互动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让这些捐款人士的爱心不断传递下去”。
随后,几位老师针对“如何培养善良的社会土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彭立群老师认为,“适当的社会从众压力能有效地监督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捐款行为,传递正能量;政府的公信力需再增强,加快社会对善款的管理和使用过程的规范化、透明化;与此同时,社会公民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努力让自己和他人得到思想启蒙,促进慈善行为和社会反应间形成良性循环。”周丽昀老师指出,“公众要理性的对待捐款问题,政府对款项的使用应及时公布;对灾区的捐助也应合理、因地制宜,并实现物资在灾区的有效流通,注重捐赠物资的质量。在捐款的同时,还有很多其他的途径可以表达对于灾区人民的祝福,发自内心的一种牵挂和依据自身能力做出的贡献是最好的表达。”
慈善文化,以信为基
当谈到引发中国红十字会信用危机的“郭美美事件”时,来自社区学院的12级本科生黄滢说“现在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相对薄弱。‘郭美美事件’应该引起大众的思考,包括社会舆论。这是公众对整个社会如何重建信用体系的一个督促”。随后,悉尼工商学院10级本科生张文杰提出了自己对于“郭美美事件”的疑惑和不解,同时结合“让座与不让座”等问题表达了自己对于目前舆论环境的担忧和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思考。
论坛结尾,彭立群老师对学员们的讨论进行了点评。他说,“如今出现被捐、炫富等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许多人的自我克制能力不是特别强,过度的关注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青年人应该将自己狂躁、不能自治的内心沉静下来,把批评的声音多指向自我,更加理性的思考问题。”
在本期学员论坛中,学员们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地震灾区的关心,更表达了自己对社会捐款和“被”现象的诸多思考和感受。而邀请社科学院专业教师做客“学员论坛”,更是深化和提升了学员的讨论。正如周丽昀老师所说,“这一做法很好,学生碰撞思想的同时,也激发了我们的思维,同时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身为‘老师’的幸福感。”而学员们纷纷表示,要在实际生活中滋养心灵、多做善行,关注社会动态,并以更加理性的态度来看待自身发展,思考社会问题。
(校团委、人才学院 俞梦怡供稿)
|